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私募一季度猛增1.25万亿 债券策略成表现最好的策略

2021-04-21| 发布者: 沃森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私募三月报:私募行业一季度猛增1.25万亿,债券策略成为表现最好的策略格上理财一、私募业绩速览美国10年期国......
商配企业网

私募三月报:私募行业一季度猛增1.25万亿,债券策略成为表现最好的策略

格上理财

一、私募业绩速览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3月高估值个股频频受挫

三月市场波动加大,受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的影响,高估值成长股全面受损,而低估值板块占优。进入三月下旬,市场对于这一因素的敏感度逐渐钝化,核心资产下跌程度相对企稳。全月来看,中国互联网指数下跌-17.45%,港股和美股受到波及,叠加中美摩擦升温,万得全A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4.92%以及-7.89%,恒生指数下跌-3.65%。其中中国互联网指数下跌程度较大的原因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通过以及海外对冲基金高杠杆爆仓事件有关,导致中概股三月最后一周出现无差别下跌。

行业方面,受碳中和政策催化的钢铁、公用事业相关领域逆势上涨,且部分低估值叠加低关注度的纺织服装、商品贸易板块也呈现一定补涨;而高估值及基本面预期有所转弱的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农林牧渔、化工领跌。

核心资产持续下跌,风险偏好降低,债券策略获得小幅正收益

3月,私募行业平均收益为-2.57%,仅债券策略和套利策略有小幅的正收益。股票策略表现低迷,阿尔法策略表现相对承压,管理期货策略排名中游。

从股票策略来看,3月份市场走势极端,A股、港股、美股多数核心资产出现大幅下跌,比如能一定程度代表A股核心资产的茅指数下跌-5.96%。整体来看,在美债持续走强的背景下,股票策略难以有好的赚钱效应,全月平均下跌-3.04%。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美债持续走高,市场对于这一因素也逐渐钝化。经过本轮市场急跌之后,目前半数行业的PE估值已经回到了十年期历史估值中位数以下,部分优质个股出现阶段性触底反弹的机会。随着一季报业绩数据逐渐披露,影响A股的核心逻辑也从估值驱动转为盈利驱动,有能力优选出估值与盈利、成长性相匹配股票的管理人预期会表现更好。

从管理期货策略来看,3月商品市场以震荡为主,振幅缩窄,赚钱效应较弱。从板块来看,农产品震荡向下,化工板块分化较为严重,部分品种基本回吐春节后的所有涨幅。整体来看,程序化期货和主观期货分别下跌-1.26%、-1.92%。

在风险偏好降低的背景下,债券策略成为表现最好的策略。基本面上,3月流动性环境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出口、通胀和社融等均超预期;中下旬以来,中美之间摩擦再现,十年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

九大策略2021年3月表现

九大策略2021年以来表现

3月跌幅靠前的股票策略管理人集中于百亿规模区间,主要由于这部分管理人大多集中在未来成长性较强、前期涨幅大,较热门的赛道,所以3月的下挫幅度较大。

不同规模私募管理人旗下股票策略产品表现

二、私募行业情况

私募管理的总规模达到17.22万亿元,一季度猛增1.25万亿

根据基金业协会最新备案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3月底,私募管理的总规模达到17.22万亿元,一季度猛增1.25万亿;私募管理人为2.45万家,管理私募基金10.29万只,一季度突破10万只。证券类私募总规模达到4.45万亿元,私募管理人接近6万家,管理私募基金近9万只。从月增值来看,规模激增的月份集中在一月,随着2.3月的市场降温,规模增长的速度也趋缓。相比激增的管理规模,存量管理人数量却一直不温不火,3月存量的证券类管理人还减少了6家。其实在市场震荡急跌的情况下,不少私募机构在这一轮下挫都承担了明显的回撤,业绩积累较为薄弱的中小基金公司面临业绩以及经营的财务困境而退出私募的舞台。

截止2021年3月全国私募行业发展简况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格上研究

三、私募备案情况

市场急跌的背景下,3月证券类产品发行数量创新高

管理人方面,3月新备案私募管理人共计62家,其中新备案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共计27家。

产品方面,3月协会新备案私募产品2886只,其中,新备案证券类私募产品2082只,仍跑赢近两年同期水平。根据格上研究,3月共有50家百亿级私募成立新产品。其中发行最积极的机构为景林资产,发行了40只产品,均为景林丰收产品线。主观股票多头机构发行数量靠前的机构还有源乐晟资产发行了25只,并且本轮新募资之后源乐晟资产暂时封盘。量化类私募方面,九坤、幻方和衍复的备案数量分别为37只、29只以及21只。

2019-2021证券类私募产品备案情况

四、百亿规模私募机构名录

汐泰投资加入百亿私募阵营,百亿机构存量69家

上海汐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核心投资团队均有公募基金的背景,具有长时间的组合投资管理经验,面对各种环境的市场,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和经验。从投资理念来看,汐泰投资始终坚持基本面投资,偏好业绩高增长的成长股,基于资产未来基本面趋势的分析把握基本面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百亿规模私募机构名录

部分百亿私募管理人业绩展示

根据格上研究统计的有净值披露的59家百亿私募中,仅9家获得正收益。三月份市场走势极端,A股、港股、美股多数核心资产出现大幅下跌,百亿私募中股票策略全员亏损,三月收益平均值在-4.16%。量化策略来看,三月市场风格往小盘股偏移,量化百亿私募的收益集中在-2%~2%区间。

五、私募机构调研动向

高估值个股回调下,私募机构密切调研,关注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板块

根据格上研究统计,2021年3月共有898家机构参与调研,涉及上市公司341家。从上市板块来看,主板公司127家(占比56.44%)、创业板公司64家(占比28.44%)、科创板公司34家(占比15.11%)。从行业来看,私募机构关注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板块。

3月共有38家百亿机构出动调研,涉及上市公司152家

百亿私募的调研维度来看,3月共有38家百亿机构出动调研,涉及上市公司152家。调研上市公司最多的前5家私募机构分别是盘京投资(34家)、淡水泉投资(32家)、高毅资产(26家)、彤源投资(24家)、敦和资产(23家)。(百亿机构以格上研究新近发布的百亿榜单为准)。

从调研标的来看,百亿机构共同调研上市公司88家。其中,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机械设备,长期看好趋势不变。整体来看,百亿私募机构旨在挖掘阶段性景气度好转的个股,以及在结构性行情下具备有自身成长逻辑的优质个股。

百亿级私募共同调研名单摘录

六、主流私募后市观点

石锋资产:本月发生了数个发展中国家加息应对美债走高的事件,说明美债的影响在往各个国家传播。回顾历史,每当美国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入收缩的当口,在全球必然会引发或大或小的危机。虽然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当全球风浪涌起的时候,未必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资本市场总会放大种种担忧。所以在2020年个股因子走到极限的情况下,2021年的宏观因子的影响将会放大,石锋资产会继续保持投资上的谨慎,等待宏观逻辑的反转。

泓澄投资:短期的波动对于投资行为的指导相对有限,更多是会对投资人情绪带来影响,想要穿越市场波动获取稳定收益就需要对中期和长期有认知。对于中国长期的经济和市场都非常乐观,2018年以来,房价的管控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支持,金融体系的逐步开放,以及海南岛自由港等区域性、改革性政策的出台,都让泓澄投资更加坚定的认为中国中期经济和市场正处于一段繁荣期,短期市场的回调正是积极参与权益市场的好时机。展望后市,在经济基本面整体向上、流动性边际收紧的背景下,A股大概率维持震荡走势,但仍不乏出色的结构性机会。更加看好消费和科技板块的中长期潜力,以及港股中期重估的投资机会。

星石投资:近期随着上市公司陆续披露年报和一季报,部分白马股轮流闪崩,星石投资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随着流动性预期见顶,市场对高估值白马股的估值容忍度下降;二是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出现分歧,情绪更加脆弱;三是资金面进入存量博弈。因此,短期来看高估值的股票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但是从基本面来看,目前业绩驱动仍然向上,流动性也并未急转弯,市场还没有进入熊市的条件,仍有不少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有待挖掘。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流动性预期见顶,过去两年由流动性驱动的行情基本成为过去式,因此投资模式也要相应转变,要更加严格的审视业绩,这也是为什么星石投资提出关注“高资产壁垒”公司的原因。这一类公司通常在行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产业地位,进而在经济上行期间享有更高的业绩弹性。未来星石投资也将沿着这条思路,深入挖掘业绩、估值匹配度好的优质公司。

聚鸣投资:3月市场延续了2月底的下跌,前半个月市场跌幅依然明显,后半个月市场开始企稳,跌幅较大的板块有所反弹,年初以来,股票中位数跌幅接近4%。经过这一轮下跌,市场分歧开始加大,市场整体上体现出无主线的状态。聚鸣投资大的看法没有变化,疫情缓解的大背景之下,流动性大概率会边际变差,经济上半年很好,全年应该不差。所以依靠估值扩张上涨的阶段过去了,需要更关注分子端谁的增速更快。聚鸣投资对高估值依然保持警惕,会充分注重增速和估值的匹配,兼顾远期空间和短期估值匹配度,争取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来获取收益。结构上,对于制造业、建材、航空相对较为乐观。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沃森网 X3.2  © 2015-2020 沃森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