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刑事辩护律师 爸爸是正国级,妈妈是副国级,作为国家干部的子女,李特特却没有任何特权,也从来没有享受过任何东西,反而过得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辛苦。她的人生就如同名字一样,特别、独一无二。 李特特是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她的出生算是一个意外。蔡畅当年得知自己怀孕的时候,第一想法是去人工流产,好在母亲葛健豪和丈夫李富春都很反对,这才有了李特特。
李富春和蔡畅的心里眼里只有人民,所以年幼的李特特总是被忽略,她长到7岁的时候,妈妈蔡畅才给她买了一条新裙子。或许也正因为这样,李特特坚强而又独立。 1954年,李特特决定投身北大荒开荒,那时候的她身边还有一个3个月大的儿子,要照顾孩子,还要开荒,那个时候的李特特,才终于理解了父母当年的苦衷。 李特特当年学习的专业植物生理,也算是来对了地方。她带着年幼的儿子在北大荒一待就是4年,然后又被调回北京。 李特特凭借着自己丰富的俄语知识,广泛收集当时苏联原子能应用的研究成果和世界各地的资料,为农科院建立资料库做了十足的准备工作。1978年,李特特被调到中国农科院农业科学研究委员会做科研管理工作,编选了《国外农业》、《国外农业科技》等参考书。
1988年,李特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离休后,很多人都认为她要开始享受退休生活的时候,她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投身于扶贫工作,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终身理事。 65岁的李特特开始遍访贫困地区,1989年3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李特特参加了扶贫基金会工作。基金会的牌子还没有正式挂起来时,李特特做了捐款第一人,做了一个示范作用,并走街串巷为贫困山区的人筹集扶贫资金,就争取到了三四百万元扶贫捐款,帮助贫困地区架桥、打井、修路、办学校等等。 为了能够筹到更多的善款,一把年纪的她不得不开始看别人的脸色向别人求助,有时候还要点头哈腰地奉承对方一番,有很多熟人都开始害怕接到她的电话。有人她这是在给自己找气受,可李特特却觉得,能够帮助到那些贫困山区的人,自己受多大的苦、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她先后到过陕西、甘肃云南、贵州等十几个省区的老、少、边、穷地区作调查,家里有一本记录了她遍访云贵川贫困地区的相册,重达4斤以上,里面记录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千疮百孔的被子、岌岌可危的草棚、干枯的土地以及孩子们可怜巴巴的眼神。每一张,都让人内心有很大的触动。 她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总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扶贫先扶智,脱贫先脱愚! 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这些贫困山区的穷苦人家再多的钱,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境况。他们最需要的是提高文化水平,让孩子有更多的教育机会,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 有人问她:为什么在这么大年纪还要折腾自己,花这么多心力扶贫?
李特特说:“有些地方的人,连饭都吃不饱,孩子穷得没衣服穿,我一想起来就坐不住。” 李特特就这样坚持了33年,在扶贫的这33年里,她几乎每个月都要“出差”,去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县和村庄,把后半生都献给了扶贫工作。 2021年2月16日,李特特逝世,享年97岁。
李特特其实从内里非常像李富春和蔡畅,心怀大爱;她虽然出身权贵之家,但却吃尽了苦头,也看遍了人民群众的苦把一生都奉献了党和人民。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