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华夏幸福为何没落?创始人套现131亿,给公司留下2千亿债务

2021-05-18| 发布者: 沃森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前言在各行各业中总有一些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比如每每说到银行,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
千业网

  前言

  在各行各业中总有一些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比如每每说到银行,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说到互联网企业,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些企业在同行的对比之下显得更突出,所以也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代表,而在中国广阔无垠的房地产上确实也有这样一个大佬级别的企业,而这个企业就是华夏幸福。

  作为曾经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华夏幸福的公司资产规模最高时可达4500亿,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王文学也借助这个人485亿的身价成功坐上了河北首富的位置。

  房地产龙头企业的没落

  然而华夏幸福的发展却不是一路畅通无阻地,在2021年开始华夏幸福就步入下坡路,甚至跌入到绝无仅有的债务危机中。

  根据华夏幸福此前发表的债务危机公告显示,这家企业的债务金额已经达到了52.55亿元,然而公司的可动用资金却仅剩8亿元,这也意味着他们根本无法偿还这巨额债务。而作为创始人,王文学现在也不得不向各位债权人一一致歉检讨。

  或许没有人想象得到,一时之间华夏幸福与王文学都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关于华夏幸福债务违约,股价下跌以及市值缩水的问题屡屡被提及,这也不禁让人怀疑,曾经发展势头迅猛的华夏幸福为何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其实华夏幸福现在的下场与其创始人王文学有很大关系,据了解王文学出生于河北霸州,而在创立这个企业之前,他还做过火锅店的老板,虽然说当时餐饮业的生意也不错,然而王文学却没有感到满足。

  当大家都知道如果能够借助行业风口就能一飞冲天的道理后,在1998年国家宣布停止住房分配,住宅商品化的序幕正式被揭开时,王文学自然也认为这就是他需要抓紧的行业风口。

  而当时正好河北廊坊有一块地皮需要开发,王文学费尽千辛万苦争取到了土地开发的许可,然后他从银行贷款创办了华夏幸福的前身,也就是华夏房地产有限公司。

  华夏幸福堕落的原因

  虽然说刚刚创立之时,王文学也一无所知,但幸运的是当时他有贵人的指点,比如智纲智库的王志刚和万科的王石都曾经为他指点一二,当得到前辈们的悉心提点后,王文学也一门心思地扎根于房地产行业并逐步扩大规模,在2002年,王文学成功拿下固安工业园这个大项目并一举获得成功。

  在此之后,王文学也着力在环京地区布局发展,伴随着2017年雄安新区正式成立,华夏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也借此大涨。

  曾有数据显示,在2017年华夏幸福的销售额首度超过了1500亿,而那时还不到50岁的王文学就已经借助着百亿身家登上胡润富豪榜。

  但由于华夏幸福坚定的ppp发展模式,在前期这个企业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回收周期较长,所以在华夏公司业绩屡屡上涨背后,此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却也不断上升,最高时曾达到85%。

  而正因为华夏幸福选择这种ppp的发展模式,所以王文学身上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随时都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再加之国家对环京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出台以及2020年疫情的发生,都让华夏幸福受到了严重打击,所以在此时,王文学就走上了疯狂套现之路。

  据了解,在2019年胡润套现企业家榜单中,30强的上榜企业家总套现总额超过900亿,而这其中王文学就凭借着套现131亿成功登上榜首。

  同时现如今华夏幸福的市值缩水也达到了333.06亿元,身上还背负着2000多亿的债务,除此外还有不少机构都因为华夏幸福的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调了对此企业的投资评级。

  而在此时王文学却也没有逃避,他坚定地表示,华夏幸福坚决不逃废账,而对于公司发展的现状,王文学作为董事长也亲自向每位债权人和每位员工致歉,并表示带领公司发展到这个地步是他自作自受。

  结语

  虽然说现在华夏幸福已经获得有关监管部门的协助,但至于他们能否成功渡过这次危机我们还尚不可知。不过对于王文学本人而言,即便这家企业轰然倒塌,但他手中掌握着131亿的套现资金,至少日后的生活还能得以保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沃森网 X3.2  © 2015-2020 沃森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