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3日晚间,白银广播电视台重播了一条新闻:前一天早上,在当地举行的百公里越野马拉松赛开幕式。 红旗招展,全国各地赶来参赛的选手们跃跃欲试,领导们轮番在镜头前出现…… 这条新闻播出后,引发了一片议论与指责。 因为,这场前一天早上进行的比赛,已被证明,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马拉松。 比赛遭遇天气突变,172名参加的选手中21人遇难。比例达10%以上,超过了一般现代战争的死亡率。 出了这么大的事,还要重播一遍,是不是会对遇难者的家属造成伤害? 事后,当地电视台对媒体回应: 重播画面是前一天自动设置的,设置时工作人员尚未获悉发生了这一事故。 而事故发生后,几乎所有骨干和工作人员都前往景泰现场,忘取消重播设置,导致播出事故发生。 在21位遇难的选手中,有一位自始至终没有发出过一声求救。 他叫黄关军,是一名来自四川的选手。 34岁的他,是2019年全国残运会的马拉松冠军,也是参赛者中唯一的聋哑人。 01 有人把黄关军称作中国的阿甘。然而,命运对他比对阿甘还要残酷得多。 他出生在四川绵阳北川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北川,是汶川大地震中伤亡最大的一个县。 全县死亡、失踪人口达到近2万人,是这场地震全部死亡失踪人数的四分之一。震后,北川县政府异地重建,重建地点由当时的最高国家领导人亲自命名,叫永昌镇。这里就是黄关军的家乡。 当时21岁左右的黄关军侥幸逃过一劫,但厄运比地震来得更早。早在一岁半那年,他生病打针,从此竟变成了聋哑人。 如今推测,很可能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导致的药物性耳聋。 这是那个年代,一部分孩子不幸的命运。出演春晚舞蹈节目《千手观音》的21名演员,就有18人属于药物性耳聋。 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是街头卖水果的,家里还有个妹妹。上到初中二年级,黄关军就退了学,随后去成都打工。 日后,他在回答一位记者采访时回忆: 我想成绩好,我想读大学,可老师讲的我什么听不懂,每天晚上自己哭。 这个社会给残疾人提供的选择很有限,无非是做小工、送外卖一类的工作。他还沉迷过游戏,眼看要颓废地度过一生。 正是跑步,把他从命运中拔了出来。 从小黄光军就喜欢跑步。2014年左右,他发现自己因为打游戏而生活不规律,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于是就恢复了跑步。从此开始参加四川省残疾人运动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2019年,他拿下了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田径马拉松比赛冠军。 他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大神级选手。 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用手机打下一行字: 自己的跑步生涯不会终止,以后还打算从事与跑步相关的职业。 02 在这场死亡比赛中,跑得越快的人,离死亡越近。 黄关军从比赛一开始,就在第一梯队领跑,以第一的成绩通过了比赛的首个打卡点,通过第二个打卡点时排名第四。 据一位幸存者张小涛回忆,出发20公里后,他超过了黄关军。 当时我当时还跟他打了招呼,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摆了摆手,意思就是听不见,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聋哑人,当时他状态已经开始不好了。 事故就发生在从第二个打卡点到第三个打卡点的8公里之内。 最后,冲在最前面的六个人里,只有张小涛活了下来。 本来晴朗的天气突然狂风大作,体感温度迅速降到只有零度左右。而黄关军和大多顶级的跑者一样,为了减少重量,只穿了短裤和背心。 另一位幸存者高爽说: 风裹着雨点打到脸上,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真疼。 在发觉自己出现失温症状后,高爽立即放弃比赛,及时撤退。终于生还。 如果及时放弃比赛下撤,黄关军也许也能幸存。 然而,他没有。 他到底为什么这么拼呢? “每次比赛,每次都特别拼”,跑友马勇这样形容黄关军的竞技状态,因为“名次好的话他才有奖金嘛。” 只有在跑步的时候,他才是人人称道的大神,是带领马拉松爱好者跑遍市里所有赛道的“绵阳一哥”。 其余的时间里,他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残疾人。 虽然拿过全国残运会的冠军,可残运会每四年才开一届,黄关军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太好。只能靠不停地参加比赛,拿奖金,以此维持生活。 作为每天都要进行30公里训练,经常参与高强度比赛的人,他却常常用泡面充饥。 如果没有赛事,他吃饭都成问题。另一位跑友黄龙会经常接济黄关军一些钱,保证他不会断顿。 而这次百公里越野跑的第一名奖金有15000元,前十最少也有2000元。 这对黄关军来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为了这场比赛,黄关军赛前专门吃了一顿羊肉。 他一般只穿主办方免费提供的衣服和鞋子。但这次是第一次跑一百公里,他专门买了一双新跑鞋。 伴随着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正是这双鞋。 03 黄关军短暂又命运多舛的一生,有一些意外的遗产。 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媒体对他的报道。 因为他的优秀,更因为他的努力生活。 2014年,北川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这是一个由国家出资设立的残疾人就业中心。 之前,黄关军在一家企业打过工,被欠薪。他不服气,找到市残联求助,终于讨回了工资。 在康复中心学了一年羌绣,黄关军成为学员中绣得最好也画得最好的一个。不仅因为他天生心灵手巧,还因为他的顽强努力。
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水平的他自学了《图形设计软件自学教程》,几分钟就能设计好一把精美的扇面。他的很多设计,中心都绣成了产品。 记者问:你为什么要学羌绣?他写道: 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为了生活,我想存钱。 同一年,他在西昌市完成了人生首个马拉松。 那时候,他的网名是“寂寞一个人”,qq签名叫“寂寞跑步”。 另一位记者来采访他。事后深受震撼,写了一篇文章。 眼前瘦弱的男孩戴着眼镜,大冬天只身着一件单薄的蓝色运动衫。稚气的脸庞上,一双忧郁的眸子深沉如水,让人莫名的心疼。 这位记者眼中的黄关军敏感、脆弱、忧郁,面对自己还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讨好。 她写道: 一旦发现我低头在纸上写,他就会悄悄放慢脚步;在大厅拍完照我们出门,黄关军拉住摄影小哥,细心地帮他摘掉黏在背后的一团缝纫线;在他老家采访时,我们无意拿起一只杯子,他马上跑到厨房烧开水给我们。 采访他,记者在纸上写:和爸爸和妈妈平时交流多么? 他用笔在“爸爸”下画一条线,写上“没有”,又在“妈妈”下画一条线,写上“少”。 记者又问,那和妹妹呢?他写下一个字,“少”。 记者宽慰他:爸妈忙,他们也爱你。 黄关军垂下头,写: 不是,不喜欢聋哑,无聊。 记者写道: 一丝酸楚从我心中掠过。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他的网名叫“寂寞一个人”的原因。 如果他的缺陷不是聋和哑,或许,尚能通过与父母的沟通,换来一份渴求的爱和关注;但现实是,向最亲的亲人,都无法肆意呼喊。 像困兽渴望自由,却没有出口,连用力嘶吼的能力都没有。他的痛苦没有谁会来深究。即便至亲,也是那隔着千山万水般的疏远陌生,最大的残忍莫过于此。 04 2021年5月24日上午,黄关军的家人坐了一夜的火车,终于从四川抵达儿子出事的白银市。 他们看到的,是儿子冰冷的尸体。 也许,挽救他生命的上一次机会,出现在一个月前。 那天,他给绵阳市聋人协会的主席周建国发来微信: 你好!周主席,会不会帮助一下。。我想当体育老师,我有技术,专业,经验。 如果不好找了,没关系,理解了。 我不在乎工资。。我喜欢当体育老师。。 周建国去几所特殊学校问了,说7月份才有名额。 如果能提前一点圆他的老师梦,他可能就不会去,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黄关军遇难后,谷雨实验室采访了他的一位女跑友。他跟她提起过自己的理想,还是用纸条写字的方式: 等我老了跑不动了,就去聋哑学校,教其他的孩子跑步。 他的微信头像里,有一句话的签名,出自电影《一万公里的约定》。 这部影片,讲述了男主人公为了完成一万公里的马拉松目标而奋斗的热血故事。 这句话是: 我要热爱痛苦,我要跑赢全世界。
讲有温度的故事 帮你理解这个世界 转载,合作 请加8妹微信:crosseight8 点个在看,下个路口再相见 试管婴儿 http://www.jiaenhospital.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