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 大宗商品市场明显回调

2021-06-19| 发布者: 沃森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美联储利率决议“威力”显现。在美联储释放出2023年或会加息两次的“鹰派”信号后,投资者对全球通胀的预期......
搜电影 https://www.soody.org

  美联储利率决议“威力”显现。在美联储释放出2023年或会加息两次的“鹰派”信号后,投资者对全球通胀的预期下降,大宗商品市场迎来明显回调,国际油价、LME铜价等近期跌幅明显。受访专家认为,在各国央行或将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下,本轮大宗商品投机炒作基础弱化,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基本面。

  在美联储利率决定公布后,大宗商品市场“挤泡沫”迹象明显。截至当地时间6月17日收盘,纽约及伦敦两地基准油价收跌逾1%。贵金属方面,LME铜价大幅下挫4.93%,创近3个月最大跌幅。纽约黄金期价跌逾2%,纽约钯金和铂金期价则分别下跌超过12%和7%。农产品期货多头损失惨重,美大豆期货已经抹去今年以来涨幅,玉米和小麦期价同步下挫。

  受国外市场波动影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也集体大跌。截至6月18日收盘,沪铅跌逾3%,沪金收跌1.85%,郑煤主力合约跌逾2%,豆油合约跌逾3%,棕榈收跌2.84%。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被视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集体回调的直接推手。虽然美联储在本周议息会议上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将预期的加息时间从2024年提前至2023年,且加息次数或为两次,“鹰派”程度超出预期,市场对美联储收紧流动性的预期快速升温。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定后,美元指数一度升破92关口。在美元走强的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普遍走低。

  “美联储意识到需要适度回收‘过剩流动性’,意味着支持本轮大宗商品投机炒作基础在弱化,让投资者预期继续追高大宗商品的风险在加大,有助于缓解美国及全球潜在通胀压力。同时,中国实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综合措施效果显现,大宗商品‘流动性盛宴’面临终结。”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国内有关部门的政策措施也为过热的大宗商品市场泼了一盆“冷水”。针对近几个月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较大幅上涨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6月17日表示,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会同有关方面,视市场变化,适时开展多批次大宗商品国家储备的投放,及时增加市场供应,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6月16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称,将于近期分批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

  今年以来,在供应短缺以及各国央行提供过度宽松流动性等因素支持下,大宗商品市场投机活跃,彭博大宗商品指数涨至多年高位。多位分析师此前预期,供应紧张和需求旺盛表明可能会出现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当前,这一预期正在弱化。

  有机构分析师分析,接下来的3个月,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可能会继续减少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商品供应瓶颈有望被打破,加上美元上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转折,大宗商品此前的疯狂涨势将变得更加温和。

  周茂华预期,考虑到全球经济复苏并不平衡、疫情反复,以及各国收紧货币政策有个过程,预计商品价格短期内仍将处于高位。长期看,大宗商品价格正逐步回归基本面,未来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稳中趋缓走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沃森网 X3.2  © 2015-2020 沃森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