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比猫粮 【时代封面】由《时代商家》杂志社出品 关注【时代封面】,了解更多政经资讯 ©撰文:姚晴杨 ©稿件统筹:张喜斌 ©程序编辑:朱向锋 近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委书记陈志在《曲靖日报》刊文提出,富源县接下来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十四五”期间撤县设市、进入“西部五十强”。陈志长期在云南省内工作,今年2月1日刚履新富源县委书记,2月25日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他曾创造性推出了易地扶贫搬迁“三个三”工作机制、项目库建设“建管用”方法、“积分制”管理办法。据了解,富源曾被评为“县域跨越发展进位县”,经济发展已连续3年上榜西部百强县,且排名逐年递增。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委书记陈志刊文 6月24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委书记陈志在《曲靖日报》发表了《学习百年党史汲取伟大力量——奋力谱写富源新时代赶超跨越新篇章》一文。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委书记陈志刊文 (图片来源于《曲靖日报》) 文章指出,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富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地区生产总值从解放初期的1839万元,到1996年突破10亿元关口,2011年突破100亿元大关,2019年突破200亿元大关,2020年排名西部百强县第97位,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2019年度“县域跨越发展进位县”,富源赶超跨越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信心越来越足。 陈志提出了富源县接下来的发展目标:严格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曲靖现场办公会精神,自觉融入和服务全市“四个定位”,努力把富源建设成极负盛名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云南省重要能源基地县、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强县、滇东美丽门户城市,力争“十四五”期间撤县设市、进入“西部五十强”,不断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2月履新富源县委书记 公开简历显示,陈志,男,汉族,1971年6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共富源县委书记、富源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陈志长期在云南省内工作,历任宣威市热水乡政府副乡长,宣威市落水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代理镇长,镇长,党委书记,宣威市倘塘镇党委书记,曲靖市煤炭工业局副局长,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等职。
陈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2月1日,富源县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决定:陈志同志任中共富源县委书记。 会上,陈志发表任职演讲时表示,坚决拥护市委的决定、服从市委的安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接好“接力棒”,跑好“接力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他说:“今后一定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多做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做助发展、促和谐的大事,尽心竭力推动富源发展、造福富源人民。” 3月3日,富源县召开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任职命令宣布大会,宣布县委书记陈志担任富源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曾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值得注意的是,陈志曾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今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陈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据了解,富源是云贵高原典型的贫困山区县,基础设施欠账大,公共服务能力弱,贫困人口数量多,是云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陈志(左)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人民网曾在报道中将陈志形容为“扶贫路上的‘拓荒牛’”,报道称,时任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志,带领富源的干部群众、父老乡亲创造性推出了易地扶贫搬迁“三个三”工作机制、项目库建设“建管用”方法、“积分制”管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陈志的带领下,富源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累计投入142.08亿元,8个贫困乡镇(街道)、13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1818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贫困县高质量摘帽,脱贫成效考核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全省、全国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现场会先后在富源召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库建设等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为全国脱贫攻坚提供了富源经验,贡献了富源智慧,打造了小康路上的“富源样板”。 富源连续3年上榜西部百强县 据介绍,富源地处云南东部,因矿产资源丰富而得名,国土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9镇1乡2街道,总人口84万,素有“滇南胜境”“滇黔锁钥”之称。 值得一提的是,富源经济发展已连续3年上榜西部百强县,且排名逐年递增。 2018年10月23日,富源入选“2018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排名第99位。2019年10月23日,入选“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排名第98位。2020年9月22日,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排名第97位。
陈志 (图片来源于富源县人民政府) 据富源县人民政府官网消息,今年6月8日下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曲靖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富源专场召开,富源县委书记陈志作主题发布,全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富源县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宝贵经验及未来发展规划。 陈志指出,新时代的富源,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实现了大跨越。解放初期,富源一穷二白、百废待兴,1952年全县生产总值仅为1839万元。通过全县人民艰苦创业、接续奋斗,1996年生产总值突破10亿元大关,2011年突破100亿元大关,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2020年达到247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8.9%,超过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连续3年稳居西部百强县,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重大跨越。【资料来源:曲靖日报、富源县人民政府、曲靖新闻网、人民网、澎湃新闻等】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