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医生,请不要自作主张,你的好意,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

2022-04-21| 发布者: 沃森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这是十多年前一位重症胆管炎患者家属在患者死后一个月给我写的一封信,信写得很长,足足有六张大大的信纸,......
西安凯睿国际

这是十多年前一位重症胆管炎患者家属在患者死后一个月给我写的一封信,信写得很长,足足有六张大大的信纸,信中对父亲的死亡之前做的一次治疗充满了不满之情,认为未但让患者死里逃生,反而让患者死之前多受一穿刺之针的痛苦。信中忠告我,面对家属认为的必死之人,就不要去提能挽回患者的建议,而是顺其自然好了,信中还对我说,她和我们的领导关系很好,出于保护我,不想把这事告诉领导,免得影响我的前程。这封信我一直保存在家里,不时拿出来警醒自己:患者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人,医生的做法不一定会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因此,对于患者的治病,医生给患者治病有时还是不宜过于积极,应该适可而止就好了。为让大家理解事情的真相,我给网友还原我治病的情景。具体如下:

这是刚到中山工作不久发生的事情,患者是当地一位肝胆管结石并重症胆管炎、感染性休克的中老年患者,有肝胆管结石病史,已经有十多年了,让我们奇怪的是,患者反复出现胆管炎已经多年了,就因为担心胆管结石取不干净,一直未做手术治疗,每当发作时就到医院住院行消炎利胆治疗,病情好转就出院,但因为长期的胆管感染疾病的影响,患者身体状况也是日益变差。

这次患者发病,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来得严重,来的时候血压已经不好了,神志尚清,但也不太正常。当时血常规检查提示患者感染非常严重,肝胆CT检查也提示患者的胆管扩张比较明显。当时患者的情况很差,我评估患者做急诊手术已经没有机会了,保守治疗估计也是必死无误。

那时候我自己还是比较年轻,加上患者是领导的朋友,我还是比较慎重,请了广州的老师,已故国内著名的肝胆外科区庆嘉教授来会诊,区庆嘉教授从评估患者病情后,当时也认为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并从他长期外科工作积累经验总结出来的“区八点”手术风险评估方法,就这位患者给我做了分析。当时他说的两点让我记忆非常深:一是患者病情凶多吉少,二是家属手术意愿不是非常强调,这种患者过于积极手术,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但患者当时在病房不停痛苦呻吟的声音,以及满满不舍的求生的表情,让我心生恻隐之心,加上自己对于自身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技术的自信,于是就对患者家属谈话:手术,患者是没有机会做了,但看着患者这样死亡,我也有些于心不忍,自己还是想为患者争取下生存的机会。看能否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通过胆道减压引流,为患者争取哪一线生机。这种手术对患者创作不大,患者的家属听了我的建议,商量后还是签字同意了我的治疗建议。

于是在病床上,我在局麻下为患者做了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整个治疗操作还是很顺利,术后也引出了胆汁,但引流袋里的胆汁引流量还不是非常多,患者病情改善也不是很明显,至第二天下午,患者终究还是因病情恶化去世了。患者去世后,我帮助患者家属安排了事后,当时患者家属也表示感谢我们尽心。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一个月后,她给我写一封厚厚的信,我收到患者家属来信,是在一个夏天,但当我看完信件后,心里惊出一身冷汗,幸运的是患者家属还是放过了我,未把我告上去。

这是我从医以来,收到的最沉淀淀的一封信,也是至今唯一一封患者家属对我表示不满的信件。它深深警醒了我,作为医生,帮助患者应该适可而止,没有必要过于积极。因为未知的东西太多,或许我们过于积极的治疗,非但不能让患者获益,甚至会给患者与家属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沃森网 X3.2  © 2015-2020 沃森网版权所有